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

纳西族白沙细乐

  • 项目编号Ⅱ-152
  • 类别Ⅱ-152
  • 公布时间2011
  • 级别国家级
  • 申请单位/地区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
  • 保护单位古城区非遗中心

《白沙细乐》纳西语称为“崩时细哩”, 是流传在云南丽江纳西族地区的一部风俗性大型古典音乐套曲,是纳西先民为凭悼在战争中死去的将士而产生的管弦乐套曲。

《白沙细乐》的乐队至少由8人组成,各执横笛、直笛、芦管、速古笃、曲项琵琶、古筝、二簧、胡琴8种乐器,分工较严格。

套曲《白沙细乐》共有12个乐章,现存8个乐章,分别为:《笃》《萨拾》《三思吉》《美命唔》《美丽的白云》《跺蹉》《抗蹉》《幕布》。 

《白沙细乐》全曲风格统一,整体结构严谨,各乐章层次分明,形式变化丰富。在内容上,以部落战争的悲剧故事贯穿始终,逻辑严密。在音乐形式上,鲜明的主题遵循“起、承、转、合”的法则,以变奏、和声、复调等手法反复展衍,穿插配以歌唱和古典舞蹈,形成一部结构严谨,有起有落而又极富哲理的作品。在乐器上,以丝竹乐器演奏为主,辅以歌唱和舞蹈。在曲调上,音律古朴,极富民族特色。器乐曲由五声音阶构成旋律:横笛和直笛常用慢颤音演奏“变宫”(A)“变微"(E)的长音,具有凄冽、激越的音乐色彩。在演奏中,八度和声的运用十分频繁,奏出本音后紧跟低八度音,多用“商”(C),“角”(D),“羽”(G)等音,高低乐器之间也常形成八度和声。

《白沙细乐》以其民族音乐的珍贵性,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活化石”,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杰出代表作。

2011“纳西族白沙细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玉龙县黄山镇和凛毅于2018年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纳西族白沙细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


相关传承人

姓名 性别 民族 项目名称 类别
和凛毅 纳西族 纳西族白沙细乐 传统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