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主要分布于永胜县永北镇和三川镇汉族地区。据史料记载,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国,珐琅制作技艺随着蒙古军队南下,为随军匠人带到云南。明王佐《新增格古要论》记载:“今云南人在京多做酒盏,俗呼曰鬼国嵌。内府作者,细润可爱。”民国时期《新纂云南通志》载:“永北厅珐琅银器,自来擅长,清代以前,妇女首饰以金银珠翠四者制成。”
银胎掐丝珐琅器以银为胎,根据器物大小,用0.2-0.4毫米的银花丝在胎体上掐出纹饰,再用各色釉料在纹饰内填色烧制,形成色彩斑斓的效果。由于当地人有以佩戴银饰辟邪消灾的习俗,而珐琅银器在造型和纹样上又遵循“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传统,加之色彩绚丽斑斓,近百年来不仅为当地民众的喜爱,早在明、清、民国时期就已行销省内外,在英、法及东南亚国家也有声誉,是云南名特产品之一。
银胎掐丝珐琅器早期制品主要有:发饰、颈饰、耳饰、手饰、帽饰、墨盒、章盒、烟盒、粉盒、酒器,近年来以制作颈饰、耳饰、手饰、酒具、茶具居多,也制作少量花瓶、财神等摆件。
制作流程主要为:化银、浇膜、压膜、制坯、造型、焊接、拉丝、掐丝、上琅、烤琅、洗亮、检验、包装等。纹饰多用中国民间吉祥图案中的花鸟鱼虫、植物纹样、吉祥文字三类。色彩以青蓝朱砂为主,配以适量的黄、绿、白、赭石色。
2009年“银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永胜珐琅银器制作技艺)”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