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

纳西族“朵翀”

  • 项目编号第四批-138
  • 类别第四批-138
  • 公布时间2017
  • 级别省级
  • 申请单位/地区玉龙县
  • 保护单位玉龙县非遗中心
“朵翀”是藏族人民用于建庙庆典时举行的民俗宗教活动。它是无伴奏的大型集体歌舞表演,缘起于修建桑耶寺及传承佛法。唐朝中后期该民俗传至金沙江中游地区,至今较完整地保留在丽江市玉龙县塔城乡境内,距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在原发地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基本失传,仅有零星残存。 公元763年,赞普赤松德赞组织人员修建桑耶寺,由于受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和人力财力等因素制约,工程耗时12年,直至公元775年才落成。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具有佛、法、僧三宝的正规寺院。开光法会当晚,僧俗大众犹如久旱逢甘霖,通宵达旦歌舞予以庆祝,欣喜之情不言而喻。这就是“朵翀”民俗的由来。 “朵翀”为古藏语的音译,“朵”指聚合、聚拢;“翀”指在一起,引申为聚合在一起歌舞。“朵翀”民俗以歌舞剧形式展示,分为十二幕,共108首歌舞、话剧。其主要特征为:保存历史悠久,表演时间最长(长达12小时,这在国内外绝无仅有),篇幅宏大,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综合性、完整性,以及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 “朵翀”民俗是纳藏传统文化交融共生的具体实证,反映了当地人遵循天理、崇尚自然、包容和谐的精神特质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精神构建价值和社会和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