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保护区

拉伯乡普米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 批复时间:2013-01
  • 级别:省级
  • 地区:宁蒗县

拉伯乡普米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主要包括古鲁甸、格瓦、滴洛、庄子、达日甸、韩八、黑尔甸、格落、巴纳瓦、措皮甸、阿扎甸、拉日下里、松坪、岩瓦14个普米族居住的自然村。区域内由普米族的多个家族组成。主要家族有措皮支系、阿哲支系,其余的如古鲁、黑尔支系等十多个支系参杂在各村中,村民都使用普米语,信仰韩规教。   

由于当地普米族每年五月端午举行封山仪式,七月十五举行开山祭神仪式,具有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所以区域内物种繁多,森林茂盛,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

在普米山寨每家都有一个纺织、竹编、皮革加工等手工制作能手,他们用大麻皮加工成麻线后用木织机织成布匹,再缝制成衣服、裙子等。普米族服饰分为成年装、青少年装、老年装各不相同,成年妇女服饰的特色是艳丽简洁、美观大方。成年男子上衣与妇女相同,只是颜色较为单一,下穿宽大长裤,外披羊皮领褂,膝以下用布或毡裹腿。老年男女服饰与成年男女服饰基本相同,只是服装色彩不再鲜艳,一般选用蓝、黑布料,不戴饰物,亦不用假发,缠数米长的黑色大头帕,扎素色腰带。

普米村寨基本为杆栏式结构的木楞房,原始的吊脚楼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多为牲畜圈,上层人居住。

    普米村寨藏传佛教和韩规较并存。普米族祭祀活动主要有吾昔节祭祖祭山神、祭自然神、七月十五祭祖、正有初十五转山祭山神、春天祭龙潭、敬新火祭祖神。传统礼仪有成丁礼。

    普米族在各种节庆日及家里待客时都会盛“醅”酒敬客,主人以将客人灌得酩酊大醉为体面。“猪膘肉”是普米族食物中最普遍,也是最有特色的,旧时一家人拥有猪膘数量的多少,也是普米族象征贫富的标志。成丁礼是普米族的成年仪式。普米族的少年男女到了十三岁时,要举行成年仪式,即“成丁礼”。仪式是大年初一在家里的主屋内举行。男子成丁礼称之为“穿裤子”, 女孩的成丁礼一般由祖母或母亲为其换上成年女装,称之为“穿裙子”。

传统普米族婚恋方式为指腹为婚或幼年订亲。必须征得家长、家庭的同意,最重要的是要征得家中父母、舅舅的同意,按韩规卜卦测算时辰先行定婚,再结婚。

普米族先民经过长期观测,先后选择了二十八宿为“坐标”,观测月、星辰的位置,用来测定方向、以及季节的变化。普米族以农历腊月初六、初七、初八为岁首,称“吾昔”

    普米族民间文学主要包括诗歌、故事、谚语、谜语等。几乎反映了整个野蛮时代和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相当部分历史。主要篇目有《帕米查列》《拉姆和打史》《给羊子的来历》《直呆木喃》。

普米族的舞蹈分为:交际性舞蹈、祭祀舞《醒英蹉》、丧葬舞《寨细蹉》、礼仪舞《仆瓦蹉》四种,舞蹈大多拉手或手扣手,以脚和腿的变化为主,多为日常生活一些动作及对飞禽走兽的模拟。

拉伯乡普米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自然景观与普米族传统文化相称相依,民居建筑独具风格,宗教信仰神秘独特,植物种类繁,构成令人神往的人文与自然的独特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