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保护区

永宁乡温泉村瓦拉别纳西族(摩梭人)传统文化保护区

  • 批复时间:2006-01
  • 级别:省级
  • 地区:宁蒗县

瓦拉别座落在永宁乡北部永宁坝向北丘陵地带延伸的一个小盆地上,三面环山,南北长而东西窄,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村北是一片辽阔的牧场,草坪郁郁葱葱,村前是阡陌纵横的稻田和耕地。
瓦拉别地处“三山三川”之间,村庄背靠青山,前临绿水,又有数以千亩的牧场,生态好,景色宜人。


瓦拉别是一个摩梭人聚居的村落,摩梭是汉称,其自称“纳”“纳日”,1961年国家在民族识别时,将宁蒗等地的摩梭划归纳西族,将居住在四川省木里、盐源、盐边等地的摩梭划归为蒙古族。

瓦拉别村分为瓦拉别和八瓦两个部分,建村至少在明代。民国时,称“瓦拉比”。解放后称瓦拉别,一直是永宁乡温泉行政村的行政中心。



达巴教是摩梭人的原始宗教。行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信奉万物有灵。达巴是摩梭人的智者,达巴教的巫师分为三种:一是哈达巴,专事祭仪;二是盘达巴,为人占卜、打卦、给婴儿取名;三是补达巴,从事念经及布置道场。达巴历史上受摩梭人敬重,他们是摩梭人传统礼仪、道德观念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是摩梭人传统思想和文化的代表。

藏传佛教是摩梭人全民信仰的宗教。公元13世纪萨迦派最早传人永宁地区。清初格鲁派传入永宁,在土司的扶持下,势力迅速壮大,成为影响最大的僧团。藏传佛教对摩梭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具有深刻和广泛的影响,乃至形成今全民笃信的状况。

瓦拉别是整个永宁坝摩梭村寨中,保持传统民居建筑最好的村子。比较典型的院落是四合院式。包括正房、经堂、厢房和门楼。正房也谓“祖母房”, 是全宅的核心,井干式结构,又称木楞房。经堂为土木结构建筑,夯土墙体,墙壁往上有明显的收分,高两层,上层为喇嘛进行佛事活动的经堂,是母系家庭中最神圣的地方。

纺织是摩梭妇女必会的手工艺之一,摩梭语称“匹达” ,织麻布程序可分纺线和织布两部份,织土布,摩梭语称“婀达”,原料为自纺羊毛线和各色开司米线。

摩梭妇女服饰新颖别致,美观大方。老年妇女服装端庄而简洁,青年妇女则艳丽多彩。摩梭男子上穿金边大襟衣,其缝制工艺和妇女的金边大襟衣一样,系腰带,有的还佩腰刀,

摩梭成丁礼也叫“穿裙子或穿裤子仪式”。是摩梭民间重要的一项人生礼仪。一般在男女年满13岁时举行。时间是农历正月初一的早晨。届时要请达巴举行祭祖仪式,女人给少女穿裙子,男人给少男穿裤子。

摩梭人的婚姻家庭十分独特,有别于全球已知的任何一种婚姻家庭形态,其婚俗有三种形式:走访制、共居和以娶嫁建立起来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其中走访制与共居不存在婚姻缔结的关系。与之相适应,摩梭人的家庭形式丰富多样,有母系家庭、父系家庭和母系父系并存的双系家庭三种形式。

民间文学在摩梭人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瓦拉别村流传的神话传说有《格姆女神》《人类起源的传说》《泸沽湖的传说》《人类的祖先》《管布神的故事》《神箱的故事》《七天皇帝》《打死棒和活死棒》等10多部。

瓦拉别摩梭文化保护区完整的保留了摩梭人古老的生产生活习惯,举世闻名的摩梭人母系婚姻走婚制度在这里仍然得到系统的保留,传统技艺、传统文学、传统民俗、传统服饰等传统文化要素构成了瓦拉别这个摩梭人聚居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